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

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專用權_邵BDE000007_Mashtatun邵族儀式性杵音 / 音樂、Mashbabiar邵族非儀式性杵音與Izakua歌謠 / 音樂、歌曲、taturtur長木杵 / 雕塑






案件摘要

邵族的Mashtatun儀式性杵音,依循傳統必須在Lus’an(祖靈祭)的前一天晚上,在袁氏Daduu(傳統領袖)家屋內舉行,此為迎接Lus’an與傳訊的祭儀,此儀式會一直進行到隔天早上。

Mashtatun進行時,基本上是由6到8位族中女性長者分持taturtur(長木杵)圍成一圈,按節奏分別或同時敲擊中央略成圓扁的石塊,周圍則有數人,手持長短不一的takan(竹筒),敲擊地板附和杵音;由於每支木杵長短粗細不一,使用樹種亦不相同,因此敲擊時會産生高低音階,且每支木杵負責不同的節奏,每個節奏會不斷重複。

Mashbabiar雖然不具儀式性,但依舊保持Mashtatun的形式,因此在演奏形式上,大致和Mashtatun相同,但節奏上略有不同,亦加入Izakua歌謠作搭配。Mashbabiar一般常見係由五人以上進行,人數依表演型態亦可隨之變化,非一成不變。

用於杵音演奏的taturtur,形狀為兩頭粗(杵頭)、中間細(木柄),需經選材、裁切、製作、試辨音及修磨等流程方可完成。製作時會視木材本身的狀況,決定木柄或杵頭的長短,短的杵約一個人的等身高,長的杵則再高出半個人身高(約160-240公分);製作時也會一邊試音一邊修磨,使用一段時間後也會需要修磨。

智慧創作名稱

Mashtatun邵族儀式性杵音 / 音樂、Mashbabiar邵族非儀式性杵音與Izakua歌謠 / 音樂、歌曲、taturtur長木杵 / 雕塑

公告資訊

(一) 申請案號:1041028000016

(二) 申請日期:2015-10-28

(三) 證書號數:邵BDE000007

(四) 2017-10-25

種類

音樂,歌曲,雕塑

申請人

※共一個族或一個部落

(一) 族或部落:邵族 / Thao(Thau)

(二) 代表人:毛隆昌 / Panu Lhkapamumu

(三) 地址:555 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義勇街 62 號 /

(四) 聯絡電話:049-2850036|0932-964-162

(五) 傳真:049-2850351

(六) 電子郵件:mita.thao@msa.hinet.net

智慧創作說明

1.【符合認定標準辦法規定之特徵、範圍】

邵族的 Mashtatun 傳統儀式性杵音,依循傳統必須在每年農曆7 月最後一天,也就是在 Lus’an(祖靈祭)的前一天晚上,在袁氏Daduu(傳統領袖)家屋內舉行,此為迎接 Lus’an(祖靈祭)與傳訊的祭儀。在此儀式中,除了杵音之外並沒有吟唱任何歌謠。族人聚集於 Daduu 家屋,以有韻律的方式使用 taturtur(長木杵)敲擊石頭產生節奏聲響。

Mashtatun 進行時,基本上是由 6 到 8 位族中女性長者分持taturtur 圍成一圈,按節奏分別或同時敲擊中央略成圓扁的石塊,周圍則有數人,手持長短不一的竹筒,敲擊地板附和杵音;由於每支木杵長短粗細不一,使用樹種亦不相同,因此敲擊時會産生高低音階,且每支木杵負責不同的節奏(參圖 1),每個節奏會不斷重複。此儀式會一直進行到隔天早上,女性長者可交由年輕人輪流接手。

Mashbabiar 雖然不具儀式性,但依舊保持 Mashtatun 的形式,因此在演奏形式上,大致和 Mashtatun 相同,但節奏上略有不同(參圖 2),亦加入 Izakua 歌謠(參圖 3)作搭配。Mashbabiar 一般常見係由五人以上進行,人數依表演型態亦可隨之變化,非一成不變。

用於杵音演奏的 taturtur 製作流程如下:

(一)選材:木杵的常見材質有五種,由多至少排列分別是水仔、火燒柯、台灣扁柏、杉木以及龍眼木。

(二)裁切:若是新材,需等待水氣乾燥才能進行裁切,若是舊材,則無等待水氣乾燥之問題。木材寬度與直徑至少需足 4 寸角(12x12 公分)才能用來製杵,長度方面則要先扣除已毀損部分及卡榫處,最短要有 49.5”(150 公分),而最長則可到 76”(230 公分)。木材分切,以保留最長可用木材為優先尺寸,因長杵原料較不易尋,且若要修短或製作較小尺寸之彈性較大。修裁時要削去其邊角作成類似六角形。

(三)製作:先在木材上做出等距線記號,並加深記號,以抓出雙邊杵頭的大概長度。取斧頭自至記號處劈修削瘦中間木柄部分,再以柴刀削去稜角,雙邊杵頭部分要多留, 以便之後修音。以砂輪機修磨粗糙處後,先試音,確認是否有聲音或是啞巴(發不出響亮聲音),才再繼續修磨,最後再以粗砂紙與細砂紙將表面磨至平。杵的形狀為兩頭粗、中間細,短的杵約一個人的等身高,長的杵則再高出半個人身高(約 160-240 公分,參圖 4 及表 1)。

(四)試音、辨音:木杵在製作時,就要一邊修磨一邊調音,所以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杵,主要視木材本身的狀況,再決定木柄長度或杵頭的長短。簡單而言,邵族杵音並非有類似Do、Re、Mi 這樣的高低音階,小時候若要學,是先鎖定一支欲學習的木杵,然後就跟在該長老的身後,趁他敲擊時,學習它的節奏、技巧乃至於到隨性的花式變化;而所謂的第 1 音、第 2 音…共 8 音的排序,是指敲擊的順序,而非音階高低,簡介如下:

1. 通常初學者要學習杵音是從第 1 音及第 2 音開始,因為這2 音為主音,呈現的音感較規律,變化較少。
2. 第 3 音敲擊節奏,有部分會與第 1 音重疊,但主要是與第2 音對應,所以敲擊上不會與第 2 音重覆。
3. 第 4 音敲擊節奏,多與第 2 音重疊,但每段落節奏會有增音與減音,每一段落有其變化存在。
4. 第 5 音敲擊節奏,多與第 1 音及第 3 音重疊,有些人認為第 5 音是跟著第 1 音,這並非完全正確,因為此音在不同段落有敲擊的變化與技巧。
5. 第 6 音,早期長老稱為 nangnang,可以說它是跟著第1音,但音感聽來會比第 1 音來得高 8 度或低 8 度,與第7、8 音都被稱為是搭配音。

(五)修磨:木杵會修磨通常在兩個時候,一開始是在新杵試音時,為了微調而修掉部分杵頭;另一個時候就是木杵已用了一段時間後,杵頭的最前端會產生木鬚,此時也會需要修磨。杵頭的最前端產生了木鬚,會影響聲音的脆度,此時就要鋸掉,但是鋸掉其實也是有風險的,不見得修過的杵音還能跟之前的配合,這時候就要再調整木杵的組合順序來搭配;而修磨也要預留空間,因為杵頭打地面一段時間後會再內縮。

所呈之 Mashtatun 只有採集到木杵 1-6,尚缺木杵 7-8;而Mashbabiar 則採集到木杵 1-7,缺木杵 8,雖皆有採集到主音木杵1-5,然而 6-8 之搭配音罕少能採集到,與近年會敲擊搭配音的人越來越少亦有相當之關係。編號越往前面的木杵一般來說會越長、越粗,聲音越低。
Izakua 是一首迎賓曲,詳細歌詞如下:

1. izakua siparuza(划船) a izakua siparuza
kananai(地名:內灣/日月潭-月潭) laywani huqi sa mari tapatu
qusazin(下雨) tu a’ananaikin (很可惜)
2. kawkawin tu siulamasin a
kawkawin tu siulamasin a
u haya na tu sana tu sihuhana
u i a hunu u ri nahusu
na tu siu tu lakulian na tu lakulian
3. zitau hianhian a na tu hianhian a
i sia mimangta a’angi
manglu yuqikua tu yuqikua
i sia mimangta a’angi

這首歌的大概意思是:歡迎來這裡玩,請盡興的玩,這裡有山有水,可以划船,又可以捕魚。清徹的湖水、青翠的山嶺,划吧!盡情的欣賞!用力的划吧!杵歌歌詞多是邵語古語,許多詞意已佚失,僅呈詞意與數個名詞。

2.【歷史意義,現存利用方式與未來發展】

一、 歷史意義

邵族族人舊居 Taringquan 舊社,水稻種植於 Lalu 四周及水岸周遭。邵族族人將收穫之稻穀收成運回部落後,將稻穀曝曬,然後去殼。去殼方法為利用木杵在石塊上擊搗稻穗,此為婦女的工作。因為各家戶同時搗打去穀,部落此起彼落的應和聲響,遂發展成「杵音」,成為邵族最具代表性之文化特色。

《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》一書中,亦提到:「…邵族婦女在舂穀時用著細腰的木杵和木臼,木臼底下常墊一塊大石,舂動時便咚咚作聲,她們更和著杵聲咿啊地歌唱,這原是在勞動時自然發出的一種聲音,也許就是原始的歌唱…。」

邵族杵音經過長期之發展與外來統治之影響,分為儀式性、無歌謠之 Mashtatun,及非儀式性、有歌謠之 Mashbabiar。後者係以前者為基礎演變而成的,出現時間雖較前者為晚,但已發展數個世代,現已成為邵族傳統文化之一部分。

(一)Mashtatun

邵族的 Mashtatun 傳統儀式杵音,是每年農曆七月最後一天、也就是在 Lus’an(祖靈祭)的前一天晚上,依循傳統必須在袁氏 Daduu 家屋內舉行的一種迎接 Lus’an(祖靈祭)與傳訊的祭儀。在此儀式中,除了杵音之外並沒有吟唱任何歌謠。族人聚集於 Daduu 家屋,以有韻律的方式使用 taturtur(長木杵)敲擊石頭產生節奏聲響,是邵族行之已久的傳統。

在《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》一書中,亦提到:「豐年祭為邵族所有祭儀中最隆重者,故漢人稱之為『番仔過年』。今在農曆八月一日開始,如此年有主祭之產生,則儀式延長一個月之久。第一天清早每家鑽木取火二次,夜間男子睡於山上,女子集頭人家作杵歌。孩童於第三日行打牙儀式。豐年祭除慶祝豐收感謝祖先外,並包括成年式,武器祭,求勝利等儀禮。」
早期 Mashtatun 只有族中婦女為之,部分男人在山上狩獵,另一部分男人則要 muruza(睏山),固守部落要塞安全。婦女藉由敲擊杵音,傳達祖靈祭即將到來的訊息,讓獵人知曉。如今因應時空環境的演變,為了延續與傳承,所以 Mashtatun 的儀式進行時,部落男女族人都可參與傳承學習。

(二)Mashbabiar

邵族 Mashbabiar 是由 Mashtatun 演變而來。日治時期,日本人興建發電廠工程前,當時的邵族族人大多居於 Lalu及東南側的 Taringquan 部落一帶。因日本人常來日月潭旅遊,聽到邵族美妙杵音,因而要求邵族族人表演給觀光旅客欣賞,邵族族人因此得到經濟收入。從那時起,Mashbabiar 成為邵族的重要經濟活動。

在《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》一書中有提到:「日月潭邵族以杵歌聞名,但其原來僅為一種宗教儀式。豐年祭的第一日,男人上山狩獵,女人則聚集於頭人家中作舂米儀式。此種儀式今日已商業化而為招攬遊客手段之一,且為其近鄰的布農族所仿傚,但其原來,則僅為邵族所特有。」最初的營業性歌舞表演,只在廣場上進行,之後邵族族人建造一跳舞場,歌舞表演便改在跳舞場中舉行。歌舞表演漸具規模,進而成為職業歌舞團。「節目的內容,『杵聲舞』是她們的代表作,當然是不可少的…。」

據擔任先生媽並同時身為邵族婦女杵音班一員的石玉英耆老回憶道:「我 10 幾歲時國民政府還在打仗,炮戰時,舞團被派去外島好幾天,就為了勞軍,雖然我們都很害怕,但是後台桌上都會擺滿許多食物與糖果…阿兵哥看到我們表演,手都拍到紅吱吱…」雖然她對於年代與戰爭名稱並非十分確定,但已證明當時邵族山地歌舞團已相當成熟知名。

據擔任先生媽並同時身為邵族婦女杵音班一員的石累耆老所云:「我家早期有經營雜貨店,但日子還是不好過,我們都要牽牛去吃草,只要聽到鐘聲就代表要去跳舞及舂石音,小時候都是靠跳舞表演賺錢。當時都是讓客人來選擇想一起拍照的人。我們以前很會跳舞,也跳得很棒!以前客人都會自己找我們拍照,一次就幾塊錢,有些人還會再給我們一些小費,當時的我們都開心得不得了!各國的話也都要學一些,英文、日文都要學。我們也都很會唱歌,不止是邵語歌、國語、台語也都會唱。早期,一天都跳十幾首舞,現在老了就不行了,真的很懷念。」
Mashtatun 儀式性杵音因而變化、衍生出了非儀式性的Mashbabiar,時至今日則成為邵族傳統樂舞的主要特色之一。

二、 現存利用方式及未來發展

Lus’an(祖靈祭)現在每年仍會舉行,因此 Mashtatun 儀式仍會進行,Mashbabiar 部落族人偶爾也還會表演。日治時期就存在的邵族婦女杵音班,現在仍持續傳授部落婦女學習杵音,推動文化傳承。
商業利用部分,現今許多商人利用「邵族杵音」這個元素,作為文創商品,例如「來趣日月潭」的紙膠帶、明信片以及「綠芽創意」的車票夾、鑰匙圈、資料夾等等。

3.【與申請人原住民族或部落之社會、文化關聯,包括身分 關聯、習俗及禁忌等】

Mashtatun 起源於 malhaqan(舂稻穗去粗殼)的農事活動,由早期邵族人的農業生活發展而來,之後成為 Lus’an(祖靈祭)前夕的儀式。自農曆七月狩獵祭起,每家戶的獵人勇士們便上山狩獵,早期沒有日曆,為了讓在山上狩獵的族人趕快回來部落過年,婦女們藉著舂石音的聲音,用以傳遞「祖靈祭即將到來」的訊息,持續敲擊直至黎明時刻,讓獵人勇士聽到舂石音後,帶著所捕獵的豐盛獵物回到部落迎接祖靈祭。

日治時期,受到政經環境的影響,因而發展出包含杵音與歌謠,成為邵族的重要經濟來源,於是非儀式性的 Mashbabiar 亦逐漸成為邵族傳統歌舞文化中之一環。

綜上所述,可以得見邵族由舂稻穗去粗殼 malhaqan 之農事活動,發展出儀式性的杵音 Mashtatun,而後又演變出非儀式性的杵音Mashbabiar,與邵族族群歷史、經濟產業、周遭環境變遷皆有緊密連結。

Mashtatun 因具有儀式性,而有相關禁忌須遵守,包括在Mashtatun 進行時,不可打噴嚏、放屁,儀式進行期間也必須謹言慎行。Mashbabiar 因不具儀式性,而較無特殊之禁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